眼下已进入小满节气。这是一个有着哲学“气质”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独在小满之外没有大满。
国家级名中医、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表示,中国人从阴阳虚实的天地大道中感悟出否极泰来、盛极而衰的哲学规律,认为将满未满的小满,既有充实的确定性,又有蓄力向上的余地,凡事不走极端、留有余地,才是圆融通达的天地大道,才符合万物“扶抑”的生存法则。
少辣多苦清心健脑
陈意表示,理论上,人在摄取辛、甘、苦、酸、咸五种味道时,应该是平衡的,但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更多人爱吃咸、甜之品,埋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隐患。他提醒,小满养生,应少辣多苦。入夏后,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少吃,这些食物“助火”,易造成身体内外皆热,继而导致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苦味入心,清热养阴。中医认为,苦味属阴,有疏泄作用,对于由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有泄热宁神之作用。同时,带苦味的食品中均有一定的咖啡因,食用后有舒适轻松的感觉,可使人们从夏日热烦的心理状态中放松下来。
陈意建议,此时节可多吃黄瓜、冬瓜、莴苣、苦菜等。同时,注意不要把胃填得过“满”,日常饮食七八分饱即可。
适时午休增静减怒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出现头痛、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陈意表示,小满养生关键在于养心。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即增静减怒以养心神。
午休是颐养心神的好办法。尤其在夏季,由于早晚温差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往往睡眠不足。陈意建议,每天午休15至30分钟,不仅有助于补充睡眠,还能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吃些稀食调养胃气
食欲不振是这段时间的常见症状。陈意表示,这是因为湿热淤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引起的。调养胃气,让胃口这个吸收营养的“加油站”动力十足,才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胃喜润恶燥,适当吃些稀食,如早、晚进餐时喝粥,午餐时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煮粥时加些荷叶,不仅味道清香,还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红豆薏米粥具有祛湿的作用。薏米可以治湿痹,消水肿,健脾益胃,长期食用可轻身益气,有助增强体质。赤小豆能补心养血,也有利水、消肿、健脾胃之效,两者共食,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