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两年单机游戏就像街边的狗,随便一个人路过都能踩一脚,独立游戏更是没人爱的孩子,谁都能来打一巴掌。
这两年因为某猴的率先突破,把单机游戏的地位拉起来了,连带着独立游戏团队也像吃了华莱士一样,一窜也能窜出来一堆。质量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是有好有坏。
在3A大作被DEI残害的日子里,玩家们就靠独游在屎里淘金,品尝着带有独特风味的咖啡豆子。然而已经这么惨了的情况下,还是有「恶霸」在屁股后面追着独立游戏碾。

4月15日,某书平台有账号发帖,称自己被某大厂抄袭了。通过梳理了解,某上市公司在给自家游戏在调查问卷及宣传视频中,直接使用《莎拉的黑店》游戏画面,并对游戏Logo进行“魔改”。

通过社交媒体公布的对比截图显示,画面构图、美术风格等元素高度相似。
《莎拉的黑店》是一款地下城旅馆经营为核心的回合制策略游戏,自2024年11月在Steam开启抢先体验后,凭借暗黑风格美术设计、双阵营冲突管理机制和随机事件系统获得“特别好评”,目前Steam好评率也有93%。

其核心玩法包括通过设施布置调节顾客流动、平衡敌对公会关系等创新设计,这些独特性成为指控抄袭的重要依据。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单机游戏、独立游戏被侵权的现象了,早在《黑神话:悟空》《影之刃:零》《明末:渊虚之羽》推出视频的时候,就会有玩家在评论玩梗,称弹窗小广告又有素材可以用了。

看着窗口右下角的弹窗,宏大的世界观、优秀的游戏机制、极具吸引力的美术素材,然而点进去却是质量低廉的页游。当你想也许这款游戏有独到之处,想要尝试的一下下的时候,你发现右边有一个自动战斗按钮。
你懵了,为什么游戏里会有自动战斗,那我是来干什么的?更夸张的是,这个自动战斗还连带着帮你把NPC任务也交了,然后自动前往下一个战斗地点收集素材,全程你只需要看着就好了。

玩家就像是在A片里扮演熟睡的丈夫,当游戏角色和游戏素材疯狂互动时,玩家要做的只是看着而已。
从看到弹窗画面开始,整件事情就变成了「坐忘道」的恶作剧,点进链接的时候,游戏的素材、音乐、画面都在发出嘲笑的声音。你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起到一个ATM机的作用,要么吐钱要么滚。

在我小学接触网络的时候开始,买量游戏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玩法,有时候也会幻想,要是右下角红红绿绿的上古神兽素材是真的那该有多好玩。这种侵权行为直到2025年,也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流氓一般的宣传手段,让玩家和单机游戏厂商苦恼已久。

举报不仅没有用,还有可能让一家小公司失去发言的权利。
在《莎拉的黑店》开发组在小红书发帖后,关心这款游戏的玩家曾有一段时间无法看到帖子,后来发现账号居然是被小红书封禁了。

在某书封禁一般是受到大量的举报,要么就是紧急公关了,目前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如果是游戏大厂还能在这种情况下碰一碰,但《莎拉的黑店》是一家小团队开发的游戏,维权相当困难。
作为受害者,甚至还会被封禁?这还有王法吗?
不过,他们的小红书账号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状态,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国产游戏维权如此困难,国外游戏更是如此。著名的独立游戏《星之海》因为优秀的像素画风得到了许多玩家的认可。可游戏在国内上线的时候,发布的宣传内容,马上就被买量游戏复制粘贴,然后投放到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上大肆推广传播。

你的美术不错,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国内的发行团队第一时间想到了维权,但《星之海》在国内暂无版号,需要通过公证流程,来证明国内发行团队拥有这款海外游戏的版权,流程会比国内的游戏来得更长也困难,在漫长的时间等待中,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不管国内外游戏,遭到买量游戏侵权的情况是相同的,维权之路漫漫。
在我认识的国产游戏中,《太吾绘卷》的发行团队是出拳力度最大的,有个老哥在游戏发售后,持续在朋友圈更新打假情况,直到2025年。
付出的时间之多,以至于当你在阿里系的电商平台上搜索《太吾绘卷》的相关盗版词组,基本上不可能搜得到,即使今天搜得出来,过两天立马就被锤得下架了。

与《莎拉的黑店》和《星之海》的情况不同,国产游戏《太吾绘卷》被侵权的方向大多是在盗版游戏上。
《太吾绘卷》的老哥告诉我,某宝上的盗版游戏类型主要是假入库、账号共享和破解资源这三种。如果是平台上的个人卖家,只要你表明身份,大多数人都会自觉下架资源;如果是店铺,那就直接跟平台走程序,干掉店铺为行业出力。

于是我就比较好奇,难道玩家来做这件事不是一样吗?比如有些商店是通过网盘发货游戏,这种店铺自己不就自己证明自己是盗版了吗?直接举报不就行了?
答案出乎意料,并非如此。
你不能证明通过网盘发货就等于盗版游戏。按照我们的常理来想,网盘里出现的《巫师3》《荒野大镖客2》等游戏肯定是盗版,是因为我们在Steam、Epic上平台见过这些游戏,也知道这些游戏在哪些平台有发售。

对一个常玩游戏的玩家来说,识别这一点轻而易举,但对不懂游戏的电商运营来说,Steam、Epic、PS5什么的就很难懂了。
并且目前确实一些上古游戏,是通过网盘、下载站等不同平台分发游戏客户端,然后玩家通过官网注册账号激活游戏资格。
比如《金融帝国实验室(Capitalism Lab)》,这款游戏不走Steam、itch等游戏平台,自己搭了一个网站用于收款,发货也是直接给你下载链接。

对于一个懂电商不懂游戏的门外汉来说,要想问清楚一款游戏的分发平台,还得找到发行方确认游戏不像《金融帝国》一样包含网盘在内,沟通时间成本巨大。所以也就导致了版权方出击比玩家更有效率的情况。
另一方面,因为一些原因,正版游戏也会使用网盘发货,导致网盘并不直接等于盗版。所以玩家举报不一定有用,版权方维权必须花时间花精力针对举报,造成了现在国内盗版资源层出不穷的局面。

这也是《星之海》国内团队面对被买量侵权的情况下,难以维权的因素所在,作为一款海外游戏,在没有商标、软著、版号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国内的程序快速证明自己拥有这款游戏的版权,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被「欺负」了。
《莎拉的黑店》面对维权困境,已向平台提交投诉和举报,但坦言“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扭转局面”,转而公开呼吁玩家协助举报盗版视频、问卷等抄袭内容。

玩家群体的声援行动,是目前事件的主要推力,某书和其他网络平台涌现抵制抄袭产品、支持正版的声浪,部分玩家自发开展举报行动。
虽然《莎拉的黑店》相比《星之海》有着「国产」的优势,版权在手、网友也都支持着自己,看似优势全在「我」,但个人感觉这场版权之争,最终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了了之。

一些小独游团队在正式发售的时候,就消耗光了自己的资金,他们希望能够赌一把,赌一把自己骄傲的「个性」能够被市场认可,所以《苍翼:混沌效益》在倒下的时候又重生了、《苏丹的游戏》赢了、《无限机兵》在被IGN打了5分之后仍然脱颖而出、《太吾绘卷》直到4月17日还在翻天覆地式更新。

但更多的是倒下去的独立游戏。
现在游戏换皮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自称「美食」的屎喷射了出来,我们在屎海里品尝着美味,这让原创游戏弥足珍贵。以前总有人说:「现在市场这么畸形,是玩家选择出来的」,站在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绝对。
游戏是艺术也是商品,被市场淘汰是自然规律,游戏可以死,但不应该像是被路边野狗啃食似的欺负。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内厂商一边痛骂游戏市场,一边率先创造了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如果做原创的就这么被凌辱,那实在是游戏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