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 杨 伟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强国建设根基和亿万农民福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对“十五五”时期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体育系统要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四个重要”的定位,充分发挥体育工作在全民健康、体育产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以共建共享为方向,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乡村纳入与城市统一的发展规划,引导优质公共资源向乡村延伸和辐射,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源头上确保服务网络的全域覆盖与公平可及,提升乡村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运行效率,缩短乡村居民共享优质资源的时空距离,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满足乡村居民享受健康生活的愿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二是以协同发展为路径,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潜力。紧紧把握当前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活动、体验运动快乐需求日益上升的趋势,将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跑、铁人三项、钓鱼等户外体育运动与农村地区独特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禀赋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为乡村旅游、土特产品生产销售等搭建新的传播推广平台。同时,积极发挥体育行业资源优势,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体育用品和体育装备制造业,打造具有规模效应、集群效应的体育制造业品牌。
三是以体育精神为引导,进一步激发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继续深入开展“中华体育精神颂”等主题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走向农村、走进基层校园,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用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健儿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感人事迹与乡村振兴中应贯彻的“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形成良性互动,激发干事创业的自信和勇气。
四是以精准帮扶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作用。继续完善定点帮扶、体育帮扶、驻村第一书记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着力提高帮扶效能,以重点帮扶县为单元,构建形成定点帮扶、专项帮扶、行业帮扶、社会帮扶互为补充的格局,建立完善广泛联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新路径、新举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持续支持帮扶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