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八卦

“光辉的对称”:从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译谈起

字号+ 作者:网络 来源: 2025-02-25

新时期以来袁可嘉一方面致力于翻译叶芝的诗歌,出版了《叶芝诗选》等,一方面发表了《叶芝的道路》《读叶芝诗札记》等理论评介文章,对叶芝诗歌艺术及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作为外文系学生,袁可嘉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黄体军

在《中华读书报》公布的名家“2024年私人书单”中,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先生特别提到这样一本书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沉寂的洪钟——九叶诗人袁可嘉》,方向明著。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先生的传记。

“光辉的对称”:从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译谈起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谈到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光辉的对称”,即一方为优秀的作家,一方为优秀的创作型翻译家,你写得好,我翻译得也好,最后呈现出来的文本是双方交流碰撞出来的新的火花,从而演绎出“双星同辉”的文坛佳话。冯至之于德国大诗人里尔克,穆旦之于英国大诗人奥登,袁可嘉之于爱尔兰著名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皆构成了这种“光辉的对称”。

那么袁可嘉先生是怎么喜欢上叶芝和他的诗,他们之间这种“光辉的对称”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让我们先从叶芝的一首名诗《当你老了》谈起,这是袁可嘉翻译的叶诗中最出名的一首。此诗有多个中文译本,但袁先生的译作被公认为是最上乘之作。这首诗是这样的: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这首诗,不难看出袁先生的译作对歌词的巨大润泽之力。

这首诗是叶芝献给他终生“爱而不得的恋人”、也是他艺术的缪斯女神毛特·冈的。1889年,二十三岁的叶芝偶遇了二十二岁的毛特·冈,瞬间如遭雷击般被毛特·冈惊人的美貌所慑服。从此“一个新的叶芝”诞生了。“我所有的诗都是献给毛特·冈的。”叶芝曾这样说。“我从未想过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看到如此之美。她属于名画、诗歌和传说的往昔。”“她是春天女神的古典式化身。”

毛特·冈是一位将爱尔兰民族独立视为一生事业的神秘女性。叶芝多次向她求婚,但均遭拒绝。毛特·冈欣赏叶芝的才华,但并没有以婚姻相许,反而如此安抚他:“世人会因为我不嫁给你而感谢我。”她的话不无道理。叶芝后来的反省与她所见略同。爱而不得自然让叶芝很受伤,但两人的关系最终并没有变成仇家,而是以特殊的方式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这是爱情很难达到的境界。

“光辉的对称”:从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译谈起

除了《当你老了》,袁可嘉还翻译了叶芝很多其他的诗。他的译文之所以不同凡响,一则缘于他对叶芝多年的熟悉和喜爱,另外大家不可忘记,袁先生本身就是诗人,是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人译诗人,自然更易“深通款曲”。

据袁先生在自传中回忆,早在1941他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就开始写诗,并不断有诗作发表。当时西南联大聚集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袁可嘉在文学上既深受本系老师冯至、卡之琳等人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中文系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等老师的熏陶。另外,作为外文系学生,袁可嘉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先是沉浸于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诵读了拜伦、雪莱、济慈等的作品,后将兴趣逐渐转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诵读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人的作品。1946年他的毕业论文《论叶芝的诗》成为他发表的第一篇外国文学评论。

新时期以来袁可嘉一方面致力于翻译叶芝的诗歌,出版了《叶芝诗选》等,一方面发表了《叶芝的道路》《读叶芝诗札记》等理论评介文章,对叶芝诗歌艺术及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除了翻译叶芝,他还翻译出版了苏格兰伟大的农民诗人彭斯的诗集《我爱人像红红的玫瑰》,这是他在翻译事业上的另一突出贡献。此外,袁先生还翻译了300余首英美诗歌,主持编译了《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等书。“译诗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技术。你对原作的总体有了透彻的理解,然后尽自己的本事用另一种文字将它还原为一个艺术整体,使它尽量接近本体。”他强调翻译要有“整体观念”,要努力做到“形神兼备”。这些心得值得后辈翻译家铭记。

“光辉的对称”:从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译谈起

作为诗人,袁可嘉第一个创作丰收期是1947至1948年,两年间他发表了新诗20余首和以论新诗现代化为总标题的一系列评论文章。1981年,他与九叶诗友合编出版了《九叶集》,并被公推为此诗集作序。在序言中,他指出了九叶共同的倾向,如感时伤世、思想知觉化、学习吸收了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创作手法等,从而作出了“他们在风格上形成一个流派”的判断,同时又一一点评了穆旦等各位诗友的鲜明个性。因为这篇序文,袁可嘉被称为“九叶的理论代言人”。《九叶集》出版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九叶诗派”被誉为中国现代十大诗派之一,并正式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

袁先生被中国当代文坛感念的还有一件事,是他领衔编选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四辑八册,让中国当代作家大开眼界,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假如叶芝先生天堂有知,他会发现,站在他面前的译者袁可嘉,同样是一位配称文学大家的人。两人一定会“一见如故”。

“光辉的对称”:从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译谈起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致敬“盗火者”李文俊

    致敬“盗火者”李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