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物价好像又涨了 为啥东西在变贵?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3-03-30

这一场从机票到共享单车的涨价使得许多人惊呼生活成本也太高了。而早在麦当劳随心配涨价引发关注之前,海底捞、西贝、瑞幸咖啡、茶百道等餐饮品牌就已经提高过价格。因而,我们对于物价的感知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运转的真实情况。

最近物价好像又又又涨了。

一月以来,人们最普遍的感受是机票和酒店价格一路“狂飙”。最近,似乎生活用品也在涨价。

1月,农夫山泉表示每桶水增加2元,涨幅10%;

麦当劳随心配从12.9元上涨到13.9元,肯德基的多款产品也有0.5-2元的不同程度的涨价;

共享单车价格上调到每15分钟1.5元。

这一场从机票到共享单车的涨价使得许多人惊呼生活成本也太高了。

物价上涨,在我们以往的概念里往往与通胀所绑定。但这一次,我们要警惕的是通缩。

2020年以来,代表市场上有多少钱的M2,增速长期保持在8%以上,今年2月末,M2余额高达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创近7年新高。去年11月末,央行释放了约5000亿元的流动性,3月17日央行再次降准。

市场上的钱是不少,但是2月我国CPI跌落到了1%,目前已经出现了通缩的苗头。

既然如此,为什么物价会涨?难道我们的感受出错了吗?

涌金君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机票酒店等商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影响尤为明显。

一位“黄牛”向涌金君透露,“今年是我卖票7年以来最看不懂的一年,就没有不溢价的音乐节,可以说是‘恐怖如斯’”。

迪士尼也宣布,从6月23日起将迎来第四次涨价,即便如此,最近,涌金君发现,每天天不亮迪士尼门口就排起了队,人们的热情并没有受到影响。

过去三年,人们的出行和娱乐受到压抑,与之相伴随的是旅行社、航空公司、民宿等相关行业的收入骤降。现在,人的需求被迅速释放,市场需求大,价格提高也不足为奇。

第二,有些商品的原材料和成本涨价,其价格自然随之提升。就拿矿泉水来说,去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使得对PET(一种塑料材质)采购成本变高,加上纸箱、标签、收缩膜等包装材料成本,导致2022年上半年农夫山泉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 60.9% 下降至 59.3%,上游成本的上涨,瓶装水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而早在麦当劳随心配涨价引发关注之前,海底捞、西贝、瑞幸咖啡、茶百道等餐饮品牌就已经提高过价格。餐饮行业的涨价原因同样指向原材料和用人成本的提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披露,餐饮占比最高的三项成本分别为原材料成本(41.8%)、人力成本(21.3%)、三项费用(21.2%),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成本的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倒逼商家进行改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价格早已不是消费者评判的唯一指标,餐品品质、配套服务、用餐环境等构成了人们对一家餐厅的综合评价。即便价格较高,好的体验依旧会让消费者觉得值得。反之,价格不低,但是餐品或者服务环境没有特点的商家则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人对于物价的感知是不同的。人们感受到物品涨价的来源更多是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而我国CPI则由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这八大类构成。今年酒店餐饮行业是涨价了,但是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却面临着降价依旧销量不高的情况,在这些方面,人们目前的需求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并且,地区不同,物价自然也不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全国各省份CPI指数最高为江苏的1.7%,最低为贵州的0.3%,同样的商品,面对江苏人民在抱怨高物价的时候,贵州人民也许还会发出“我没觉得涨价啊”的疑问。

因而,我们对于物价的感知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运转的真实情况。

换个角度来看,一些商品的物价上涨,我们能看到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复苏,只有让钱在市场里流动起来,让其注入实体,才能真正带动经济发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五部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先涨价再补贴将被罚!

    五部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先涨价再补贴将被罚!

  • 被控非法收受财物3.86亿余元!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受审

    被控非法收受财物3.86亿余元!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受审

  • 三星堆门票拟涨价引争议,公开征集意见历时半年仍悬而未决

    三星堆门票拟涨价引争议,公开征集意见历时半年仍悬而未决

  • 央行: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更便捷支付服务

    央行: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更便捷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