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8年至2022年,累计1.46亿人次“打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
中国国家文物局18日在武汉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公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
数据显示,55处公园举办社会活动4733项,展览活动367项;共开展考古和科研项目465项,学术活动633项。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近5年,三星堆、御窑厂、大窑龙泉窑、明中都、辽上京、二里头、屈家岭等7处公园新颁布了遗址保护条例,郑韩故城、渤海上京、御窑厂等10处公园已启动或完成了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保证了文物工作的持续、科学、有效开展。
同时,考古科研目标不断明确。2018-2022年,钓鱼城、石峁、明中都、二里头、殷墟等5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里头、石峁、仰韶村、三星堆、隋唐洛阳城、泥河湾、郑州商城、殷墟等8项进入“考古中国”重大成果发布。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实现大遗址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积极探索。(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