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北京传承保护运河文脉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

字号+ 作者:品味大师 来源: 2023-04-09

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元代京杭大运河北端水源——白浮泉重现“龙泉漱玉”景观,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运河源绽放时代新韵,焕发出勃勃生机。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徐婧 杜燕)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元代京杭大运河北端水源——白浮泉重现“龙泉漱玉”景观,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运河源绽放时代新韵,焕发出勃勃生机。

  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大运河从杭州流至北京城,最上源就是地处昌平的白浮泉。2013年,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获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以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为基调,围绕“一泉贯出天下脉”主题,对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及龙泉禅寺三处文物景观进行修缮。为保障九龙池景观完备,该区对九龙池进行防渗及生态系统构建作业,进一步保障九龙池小型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

北京传承保护运河文脉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 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图为游客当天在公园游玩。 徐婧 摄

  北京市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叶建伟介绍,九龙池的池壁以花岗岩石砌成,因水流出处有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如今,在经过修缮的九龙池,九个龙头须发皆现,惟妙惟肖,龙头自石壁内向外探出,水流喷涌而出,再汇聚于深潭,再现了燕平八景之一“龙泉漱玉”的景观。

  记者看到,除文物景观外,公园内还增加了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这些景观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8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徐婧 摄

  为深入挖掘白浮泉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022年,公园在龙泉禅寺内启动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历史文化展”展陈设计工作,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为文化轴,展现运河源头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展览现已对公众开放。未来,公园内还将常态化举办大运河研学活动、白浮泉读书会等主题活动,打造文化展示交流目的地,加快运河沿线跨区域联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总规划范围63.16公顷,分期建设实施,首期11.6公顷已建成投用。二期工程与一期相辅相成,将用景观手法充分展现大运河卓越的水利智慧,力争将白浮泉遗址建设成为集文物、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完)

【编辑:房家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 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还有这些新进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 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还有这些新进展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打卡”人次达1.46亿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打卡”人次达1.46亿

  • 中国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中国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 考古大学堂看“浙”里 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考古大学堂看“浙”里 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确打开方式→